禾嘉集團產業轉型創新研討會
10月23日總部會議錄音整理
(整理人 孫玉潔)
時間:2015年10月23日下午14:00至16:00
地點:禾嘉總部三樓會議室
會議主持:夏葦倩
參會人員:夏朝嘉、夏葦倩、郁容娟、宋浩、董建仲、石本秀、陳莉娟、工作人員王可、李軒曦
會議背景:禾嘉集團產業轉型創新領導小組在集團及所屬的控股公司在開展了“新常態、新起點、新超越”的專題學習后,為將本次活動深入開展和進一步貫徹落實,轉型創新領導小組在10.22—10.28為期一周的時間內,分別在集團總部、種業公司、成配、成保、飛球等控股公司召開產業轉型研討會,結合本質工作,或提出了當前存在的問題和困惑,或提出了轉型思路與方案。本案為總部的會議發言紀要。
與會發言——夏葦倩
觀點:掌握趨勢 虛擬與現實的界限模糊 清潔能源是大趨勢
集團的轉型將在親自參與運作的基礎上掌握趨勢。創新會以更快的速度成功或者失敗,也許不能苛求很完備的商業計劃或很長的時間來實施,在數據化的時代很多創新的成本是很低的,速度要求是很快的,虛擬與現實的界限模糊,不能很快的掌握到很準確的數據,在這個大趨勢下最重要的就是制定目標,方向感在這個時候甚為重要。
案例:UBER.公司提出目標一定要有魅力,能夠激發人們想象力的魔力,不在于怎么把出租車行業做的很好,而在于用什么方式打造最好的服務。
啟發:第一我們禾嘉總部應該也有目標,第二感知和真相的差異,我們覺得這件事情是怎樣的但真相不是這樣的,這中間就有很多商機。第三我們必須把他推向市場。因此我們應該兩條腿走路,在大的方向和一起國企合作,在小的方面創造新的商業模式。禾嘉集團是一個跨很多行業的集團,有制造業、房地產等,我們如何定自己的目標。
建議:打造一個以數據化為主導的天才投資公司,以數據化的手段,長期投資和短期投資如何結合以結果為導向。
與會發言——石本秀
觀點:共享模式與禾嘉重資產企業轉型思考
互聯網+的模式中,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模式叫做“共享經濟”,這個有互聯網技術帶來的經濟理論對應我們已有的商業模式我們可以找到一個“以租代買”的概念。這個概念的實質就是一種產權革命,
共享經濟有幾個重要的觀點,一個是重資產變成輕資產
互聯網降低了共享的成本,可以把重資產變成輕資產,把產權以租帶賣的方式甩掉一部分重資產的陳釀。
第二個是支配權免費使用權收費,資產可以復制
SAAS,首S指支配權,尾S指使用權,AA指甲方和乙方。如果我是甲方我有支配權,這個支配權免費分成很多份,使用權收費。在目前“互聯網+”的情況下資產可以復制。
第三是親自參加合作消費
在信息時代形成數字化的運動,通過人們的需求和我們的資產進行合并,通過共享經濟改變行業的經濟模式,親自參加合作消費,把資產變成輕資產。
案例:世服宏圖在成都專門做假日酒店,在每個城市CBD最豪華的地方租一個很豪華的辦公區,做IT和數字化的辦公自動化,包括秘書包括翻譯、辦公室,這些小公司只需要出一部分錢,有人接電話,秘書可以提供服務,會議室提供開會場所(不開會時間可以租給其他公司),形成了一個非常成功的共享經濟。世服宏圖老板在1976年租了三間辦公室進行運營,現在是一家非常成功的上市公司。它在成都的代工選址在香格里拉、寫字樓和航天科技大廈。
租金:無門檻,任何人馬上能租(省去房東復雜的要求,在線注冊五分鐘搞定)
保證金:無門檻,不用額外交保證金,對經濟效益沒有額外要求
辦公空間:五星級裝修(并且幫助提供公司注冊,為公司提供工商稅務等各種服務)
完整的通訊系統,專屬的本地電話(可以租用它的座機、傳真),隨時接聽并提供呼叫中心。
共享服務方式:使用效率高,根據客戶的需要提供服務(有各種規格的會議室,如國際會議中心,按小時收費;IT支持團隊,提供24小時100多人的專業的雙語IT團隊在線支持;提供專職秘書、翻譯,根據經濟效益可以進行辦公室升級、降級的調整)
啟發:禾嘉是一個重資產的公司,有大量的業主,一旦不飽和就容易把大量的利潤變成孤立的陳釀,如果加入一個可運行的產業鏈,把單一的孤立的模式開放化變成共享,一是可以將集團不同業態的公司的產品模式、管理模式和服務模式進行共享模式的重塑,將集團各個不同的孤立的,單一的,封閉的模式轉變為一種可溶性的產業鏈模式,在共享中甩掉包袱,激活存量,收縮不良,創新市場;
二是可以在共享經濟的前提下進行行業調研并規劃與我們企業相關的產業鏈,將我們的企業融匯與共振,在動態中完成新一輪的資源整合;
三是在新的資源整合后形成禾嘉新的業態變革,轉型模式則可以直接注入,直至完成整體轉型。
討論:
(1)郁蓉娟:
這種項目是需要一些資質的,門檻較高,所以就不太適合一些年輕人的創業。但這一點對博美有借鑒價值,它也相當于是一個二房東,增加了很多增值服務,用增值服務提高收益。將來任何發展都將是服務,博美可以不斷的利用所在這個行業所占有的資源、資質然后不斷的增加一些服務,提升它的價值。
一定要找到對接點。這個方案可以跟我們企業的哪一個點結合,怎么結合。提出觀點后以課題的形式研究哪些重資產企業可以參照這些模式共享,通過調研找落地的解決方案。
(2)夏葦倩:
在服務行業我們賣產品或者服務,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運營。有時候產品和服務不到家消費者不喜歡就沒有持續性的發展,因此在人力資源和運營這方面要跟上。第二有沒有可能把閑置的產能利用起來,不一定以外包的形式,有一些產能在整個工業領域是共同的,既可以為自己所用,又有償為別人使用,比如像飛球這種全產業鏈,每個車間都可以外租一些東西,以任何方式增加使用率。我們提供平臺讓他們來做。
與學校合作,讓運營學優等生參與博美轉型項目,我們可以通過他們的努力快速的失敗、瞄準,然后挑最好的時候與博美進行嫁接。一個項目從開始到完善有一定的測試時間,通過學生方面的孵化,成熟的時候嫁接到博美中來。
與會發言——宋浩
觀點:改良和創新營銷、盈利模式。像飛球這種幾十年的老企業有兩個問題,第一個是它的經營模式和運營模式在轉型過程中看如何改變,不要過分的依賴經銷商、代銷商,盡快的建立自己的一個營銷管理團隊和營銷渠道。
技術創新。
與會發言——陳莉娟
觀點:商業模式的設計和再造。傳統的商業模式怎么智慧升級到有盈利基礎的商業模式,銜接到這個入口后能進入產業鏈下或高贏利的行業的整合。
成本降到最低提高收益。新常態下除了人工成本以外可以去考慮跟工業4.0結合,減少人工成本。
與會發言——董建仲
觀點:禾嘉從制造業、商業管理、高科技農業方面產業基礎已經形成了。禾嘉以制造業為主,如成配,五十年代建廠已經發展幾十年了,已經成為龍頭老大。成保作為交通部的企業下放給地方通過轉職,作為承包公司從小規模到產品遍布全中國,飛球也是一個50年代組建的一個國有企業,在行業當中有重的地位。這三個企業專業化水平相當高,但制造業離不開工藝裝備,特別像成配,運作設備很先進,不管是德國還是日本進口都在行業里面屬于領先水平,專業化程度是名列前茅的,因為專業化程度太高所以轉型就面臨很多弊端。
與會總結——夏主席
禾嘉在30多年的發展中一直在創新,每一步都是在面臨挑戰和創新才走到今天的,不斷的總結自己評價自己否定自己才能找到更新的自己,這也是禾嘉的傳統。我們必須活在當下,知道當下的問題和對風險的認清。一個企業沒有不變的東西,前幾年我們覺得制造業是相當好的,事實證明沒有那么好的制造業的支撐走不到今天,新的挑戰又來了,傳統的制造業的說法是不準確的,其實很多我們的傳統制造業已經把“互聯網+”加進去了,把先進的技術加進去了,現在就要落實到具體的事情上。
根據不同的企業不同的情況提出不同的解決方式
我們幾個不同的制造業都有自己不同的優勢和發展方向。成保已經轉型成新能源了,就是一般的大氣污染檢測的一個聯發機構,成保制造就是現代的制造業,成保檢測就是把現代的制造業衍生到服務業。我們也有跨界的問題,將來三個不同的企業構成了一個產業集群。成保是個筐,有關環保、檢測等所有的項目都往里面的裝,成保不僅僅是氣體檢測,而且這個形式相當好,我們可以做很多檢測。
2、各自為政,眾籌領軍人物。
整個企業集團要把幾個大的打散成幾個小的,散開是小的聚合起來是大的。要化小單位使用有本事的人才,相比金錢人才的眾籌是最重要的。錢不重要,通過項目眾籌到好的人才是最重要的,領軍人物才是最關鍵的。如果把飛球劃分成十個小單位,有十個不同的領軍人物,再匯總到一起來就大多了,千萬不要把一個事情加到一個人或者幾個人身上。有專門的項目才有專門的人才,以項目為核心自己組件團隊,讓有想法有熱情有能力的人一起做一件事情,把框架架好把故事裝進去,提供條件和位置讓有本事的人講故事。
3、把資產變成資本
把資產變成資本就不會是死的東西的了。跨界不是沒有可能,是很正常的事情。思路決定出
路。要從企業家向資本家轉換,我們管投資,讓有本事的人接管項目讓他們變成企業家,我們只管投資管方向,從直接區操縱企業到投資人的轉變。
眾籌:利用幾千平方米的廠房眾籌一個項目。初步的想法是一個貴族幼兒園,第二個是咨詢公司、培訓公司。政府支持私人幼兒園,場地面積合適,調查附近的幼兒園情況,用專業的團隊來打理,是管理和經營團隊的問題。